擴大自我認知,突破負面情緒
讓我們實際練習一下,以教學現場突發狀況為例: 家長LINE群組中冒出一則: 「老師的教學方法不適合小朋友,老師只顧自己,根本沒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事情,應該再去進修。 我出錢送孩子上學,你領錢把孩子教成這樣,真是喔!」
先問自己:我失去了什麼,所以感覺不舒服?
光是看到這些文字,老師的心情不會好吧?這時試著往內心看一下,我為什麼會不舒服?是因為失去了什麼?老師都期待能夠得到家長的支持、肯定、認同……,內心渴望的東西沒得到,等同失去,這是一體的兩面。期待落空,甚至收到負評,心情就產生了變化。 在情緒管理過程中,我們要先明確地看到,在這件事情上自己失去的是什麼。如果沒看清楚,沒對準,心就調不過來,這點很重要! 提到轉念,千萬不要一開始就急急忙忙給自己下定論,自我譴責,或用大道理套住自己的心。這種招數有時候過得去,有時候會卡在那裡,扭不過去,更加痛苦,然後就用更激進的言詞砲轟自己,不要這樣懲罰自己。
用提問的方式來打破認知的局限
把自己從情境中脫離出來,以第三者的角度來審視事件中的人物,看清楚事情,讓心穩住。
從家長的感受、家庭背景、動機......不同角度提問: # 家長怎麼了?他在生什麼氣? # 家長為什麼這樣做?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他期望學生有什麼表現? # 家長在擔心什麼?他在乎的是什麼? # 家長遇到了什麼困難?期待我做什麼去幫助他? # 家長是不是有親人給的壓力,所以才寫了這樣的評論? # 如果我的孩子也遇到同樣的事情,乍聽之下,是否也會下同樣的判斷? 提醒: 先不對家長下結論 像:家長認知局限、他有受傷經驗…… 先不作自我反省 我們好像很容易馬上進入自省階段,這是非常好的個性,但也可能 形成思考的局限。不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不要把自己變得很委屈、難過、甚至憂鬱、絕望…… 其實他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地強大 當時的他可能比你還要脆弱,當你理解到這一點,比較容易生起悲憫心;如果覺得對方很強勢,自己處於弱方,就想跟他抗爭到底。
不局限在當下,你會看到原先看不到的: # 一周之後,他的心情會怎樣呢? # 孩子畢業的那一天,我會收到什麼? # 五年之後,我會因為這個評語失去什麼嗎?大家還會在意嗎? # 十年之後,這位家長還記得他說什麼嗎? 時間軸再拉長一點: # 當我死的時候,他的評論還會影響我什麼?對我有多重要?傷害了我什麼? # 這件事情對我無限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要讓這件事情影響我多久? 時間通常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角度,尤其是我們過度在乎個人得失的時候。不要只局限在當下的這個時間點去想它,思考的角度就開始拓展了。當下所看到的情境也就那幾分鐘而已,過去和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如果把前因後果都想一下,理解角度會完全不一樣。
# 稱讚是存活的必需品嗎? # 辱罵的言詞傷害了我什麼?被傷害的那個東西,值得我去保護它、為它難過嗎? # 我來教書是為了得到他對我的認同嗎?這是我從事教職真正的目的嗎? # 我在乎被別人看見什麼?我應該在乎的是什麼? # 當我期待認同的同時,是否也淡忘了孩子跟其他人的心情呢? 這個角度是強調思考:這個期待本身的必要性有像我想像中的那麼重要嗎? 在我的生命中,是不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在意、去追求呢?這個角度非常重要,也是比較有力量的反思。
打破原有的框架,就有更多的選擇
下一個步驟是「選擇」。 順著提問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思路,就像開啓一扇大門,我們可以衝出去看到更寬廣的風景。 隨著各人的心性和知識有別,能夠看到的風景和能抉擇的路也不同。 會成為你思路的選項,是因為你看到了它,你知道有它;而這些選項能否在你面對情境時自然地用得上,就端賴於你對這個選項的認識和熟悉有多深刻。 你心裡有多少思路可以讓你做選擇,以及你對已經認識的思路又有多深入地體察,最後能讓你拿出來更新你舊有的思路,這部分留待下堂課繼續探討。 只要你願意試著打開眼睛,所看見的美好都可以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