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積極樂觀的思路(二)】—— 如證法師 2018年3月11日 於醒覺團隊培訓開示
 
2019.04.17編輯

銜接上次的內容,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真如老師【養成樂觀積極的思路】這一講的後半段。連帶前面的內容一起複習: 老師說「同樣一件事情的發生,我們有些人會看到悲哀的一面,有些人卻看到振奮的一面。」「這兩者的人生」會怎麼樣呢?「實際上差異是非常大的!」你們平常碰到事情,你是看到振奮的一面,還是看到悲哀的一面? 都有!有時候看到振奮的一面,有時候看到悲哀的一面。像我們僧團有一些法師就很樂觀,非常樂觀,看到什麼事情他都看到正面的,天天都很開心,有時候我們跟他外出,如果說別人準備吃的東西過多,我們就跟他講:「那你就幫忙多吃一點。」他真的都可以吃得下。吃完以後他就笑一笑,說:「嗯!肚子都快要漲破了。」,就笑一笑。但有些人真的就很悲觀,一件小小的事情發生,他就覺得天好像快要塌下來了。
同樣一件事情的發生,我們有些人會看到悲哀的一面,有些人卻看到振奮的一面。

現在越來越多人得到了憂鬱症、躁鬱症,這一些悲觀的思想跟悲觀的情緒,它的根源來自於自己的認知!自己的認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自己導致的!你們會承認是自己導致的嗎?碰到困難的人、困難的事情,今天出門的時候心情不好,早上起床的時候心情不好,你會覺得是自己導致的嗎?不會嘛!一定是別人導致的,所以就開始怪他…。就像以前台語有一個諺語:「不會開船嫌溪彎」。 要怎麼樣能夠改變這種狀態呢?「你必須爭取主動!」 請問一下,我們碰到困難、碰到問題,你覺得:「就是這個人造成的!就是那個人造成的!」你是主動還是被動?是別人在主宰你的痛苦跟快樂,對不對?所以真如老師說,「你必須爭取主動,內心能夠施力的地方」。 在爭取主動的過程當中,有一點很重要:「要先了解自己的內心」。 對自己了解的過程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觀察」。 觀察什麼?發脾氣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你會持續多久?你的強度是怎麼樣?你會說一些什麼話?你身體的苦受是什麼?然後我們的表情是什麼?我們的眼神是什麼?我們的呼吸狀態是什麼?悲哀的時候、沮喪的時候是什麼狀態?它出現波動的期限,你知不知道?有沒有觀察過這個?沒有觀察這個,就代表對自己不了解,沒有觀察,你永遠會被外在環境牽著鼻子走。
你必須爭取主動,內心能夠施力的地方

對大部分的人來講,能夠做的就是「事後觀察」,就等到情緒過了以後,才觀察得到。你可以把它寫下來,對於某一類的事情,你只要提到它,就開始發脾氣,這件事情你可以做觀察。在瞭解你自己以後,你才有辦法平撫自己的情緒,有機會平撫自己的情緒以後,才有辦法進一步去改變外在環境。 我們的「心」對事情的看法,決定了自己的感受。心情好的時候看什麼都好,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什麼東西都不好。但老師說:「我對這件事的看法和這件事本身的樣子,是不是一樣的?還是我們只看到了一個面,甚至我看的這一面也是可能很扭曲的?」 每一個人潛在的思路都不一樣,有些人碰到事情,習慣性的就是放棄,「這件事情,困難、太困難了!」然後選擇放棄或跟別人吵架。有些人就會選擇:「我再嘗試看看!」 失敗了就棄甲而逃的時候,你的生命有可能成功嗎?所以老師說:「希望大家靜下來,到底為什麼一直為這件事情苦惱?一旦找出背後的因之後,知見改了以後,覺受也就改了,感受也就改了。」
一旦找出背後的因之後,知見改了以後,覺受也就改了,感受也就改了。

以前師父常常跟我們講海倫•凱勒的《我的信仰》一書,在《我的信仰》裡面有講到一個故事~美國的鋼鐵大王的故事:有一個人他買了一座山,花了很多錢買了一座山,後來聽說那個地方有金礦,他就花了很多的錢去採,結果採了很久都採不到金礦,於是叔姪兩人就決定把那座山賣掉。用以前買來的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另外一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買了那座山很高興,用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買到了,而賣的那個人,覺得買的人是傻瓜。那位年輕人買了那座山以後,他再找探測礦場的人來,結果發現,前一個人開採的方向是錯誤的,實際上如果能夠再往前一點,就能夠看到豐富的礦產。果然這位年輕人,當他的機器往前開了沒幾步路,就看到非常豐富的鐵礦,這個人就是美國早年很有名的鋼鐵大王卡內基。 而前面那一個人,知道這件事之後,他就用這個故事告訴自己:以後碰到再大困難,絕對不要在兩三步之前就放棄努力。從此他就改行做「保險」,他在做保險的時候,也常常碰到困難,都沒人理他,但是他就想起前面:「就差幾步路,我就放棄」的教訓,所以他就想:「我絕對不要放棄,我絕對不要放棄!」。後來那個人就變成美國當年最有名的保險業大王。 很多人的失敗,就是在於他在成功的面前放棄了!所以有時候真的講起來,成功跟失敗不一定是在外在環境,有可能是在自己的內心!
我們的心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決定了自己的感受。

老師說:「你有沒有發現你的思路朝著一個非常痛苦、不幸的地方?等到有一天它爆發的時候,實際上你是應付不了的!」「我覺得我的心情還不錯,為什麼思路都會朝向那邊?」「這就是最危險的地方!」我們潛在的心情,我們認識嗎?這點很重要喔!要去觀察!沒有去觀察說你的心已經陷入一種悲哀的情境當中,你是不可能從這個悲哀的情境跳出來。即使有一個機會在那邊等著你,你有沒有可能在成功的咫尺之內,卻全然的放棄? 所以了解自己的心很重要,檢查一下自己,你的心情現在是悲觀還是樂觀?了解自己以後,你才有辦法改變你自己。 「要小心不良情緒對自己健康的摧殘啊,就是小心壞心情!然後不要覺得壞心情是你沒辦法的,實際上是你可以把它翻過來的,關鍵是你有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我覺得《菩提道次第廣論》可以開示我們很多正確的方法,對不對?廣論班,在廣論班裡。」「因為我的心比較有空間。」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想不清楚時,我們的心就會緣在一個點上。當我們的心執持在一個點上,就不容易看到其它的點。 透過學習《廣論》,我們的心出現了一點空間,那個時候,我們人跟人之間這些激烈的矛盾,就比較容易化解。老師説:「觀功念恩的意思是什麼呢?會給我們提供生命不一樣的角度。」
透過學習佛法,你的心就會能夠朝向另外一方面去看。

當我們看一件事情,如果眼睛注意到「別人的錯誤」,跟注意到「我能夠努力的空間」,這是不是兩個角度?如果我們只注意到:「為什麼這個人會這樣?為什麼現在的狀況會是這樣?」那你的問題永遠解決不了!但是我們平常就是習慣性的怪別人,就是眼睛往外看。可是透過學習佛法,你的心就會能夠朝向另外一方面去看。 老師說「觀功念恩最重要就是養成一種習慣,朝著樂觀、積極、美好的方向,我們去看待他人的生命和我們自己的生命,朝著希望、非常有自信的這樣一個方向,去看待生命本身的世界。」當你朝這個方面去看了以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你會發現說有這麼多積極的、美好的東西,實際上是被我忽略了,包括別人的心、別人的語言、還有別人的習慣、還有別人在我生命裡面默默做的那些事情。」實際上觀功念恩是讓我們看到另外一個世界,對不對?讓我們看到說:存在於我們生命,可是我們卻沒有去注意的一個美好的世界。如果多去看到存在於我們的世界,卻平常忽略了一個美好的世界,你心情會不會比較好一點?心情會比較振奮,然後也會比較正面的來看待這件事情。
觀功念恩要常常做,真的要常常做!你觀功念恩常常做的話,你的生命就會看到很多美好的東西

所以老師告訴我們:有兩個東西要能夠好好地做,一個是觀功念恩,那另外一個是什麼?善行點滴!一定要認真地做!我不曉得你們平常有沒有常常在做觀功念恩?應該大部分人都沒有吧?觀功念恩要常常做,真的要常常做!你觀功念恩常常做的話,你的生命就會看到很多美好的東西,很多很多美好的東西,就是我們平常生活上看不到的很多美好的東西,它會在你生活當中出現。 老師又說:「你在班級裡面如果能夠常常觀功念恩的話,你平常就會找什麼呢?你會找美好的事、找美好的人,你的眼睛就會沿著什麼方向去看呢?美好、希望、善良、跟感恩心,還有無私的這一方面,你會朝著這一方面去看!」所以我上次有跟你們說,我們生命裡面實際上有好的、有壞的,對不對?但是在人的記憶裡面,容易記憶好的還記憶壞的?記憶壞的!壞的可能只有一件事情,好的有十九件事情,但是壞的那件事情卻印象特別深,好的十九件事情就很容易在我們生命當中被忽略。而當我們專注在壞的那件事情上面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好,還是不好?不好!心情不好的時候,你的生命會充滿希望還是充滿了絕望呢? 像我會接觸很多任職學校的老師,他們常常跟我說:「法師,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我問他:「為什麼越來越難教?」他說:「現在學生上課都不聽話,然後都講話啊、做他自己的事情啦。」我問他們說:「那你們上課的班,有沒有聽話的學生?」「有喔!」「聽話的學生比例多少?」「聽話的學生大概百分之八、九十吧!」我說:「聽話的學生百分之八、九十,為什麼你會覺得現在學生越來越難教呢?」他說:「法師,只要一、兩個,我就受不了!」。那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聚焦點就在那幾個學生上面,當你每次來上課的時候,看到說「又在動了、又在講話了、你又在鬧了……」,那時候你就沒有辦法上下去。因為習慣就聚焦在那一、兩個狀況不好的,結果到最後他自己心情也不好,可是其他狀況好的學生,他卻沒有花時間去教他,就會變成是這樣。
我們生命美好與否,實際上並不在於外在環境的美好與否,而在於說:你能不能有一顆美好的心?

就像我們有十九顆彩色的氣球,我們看不到,卻只有專注在那一顆黑色的氣球上面。你說我們的生命會變得悲哀,還是變得喜悅?我們生命真的就變得很悲哀了。舉個例子:你學佛之後,其實你周圍的人也變善良了。但是你對他的要求水平卻又不斷、不斷地提高的話,我跟你講,你旁邊的人真的會被你折磨死啊! 如果你多去看到「喔!他已經進步了這一些了、進步了這一些了…。」你這樣心情也會比較好一點吧?一起努力吧!我也在努力。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我們周圍就會更祥和、更美好!「機會,總是哭喪著臉而來的。」我們平常生活當中,有很多我們覺得不美好的事物裡面,有沒有可能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隱藏在裡面?因為我們忽略了它,你就看不到美好的事物裡面,可能還存在另外一種希望。當你忽略了以後,我們的生命就沒有辦法變得很積極樂觀。 在海倫•凱勒《我的信仰》裡面,有講到有一個故事:〈完美的愛,形成完美的人〉,十一世紀、還是十二世紀,法國有一個很有名的蓮墨大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入侵法國,就在蓮墨大教堂附近,投了一顆炸彈,結果蓮墨大教堂的那個彩繪玻璃,就全部碎掉了。附近的居民,因為對那個教堂都很有感情,他們就跑到教堂把碎玻璃撿回家。等到大戰結束了以後,有一個很有錢的人,他出了一百萬美金,請了世界級很厲害的修復玻璃的工匠去修復大教堂的玻璃。他去跟附近的人要回那些碎玻璃,一塊一塊拼貼、一塊一塊拼貼,花了一年左右時間,最後整個玻璃全部組合起來。他發現一件很驚人的事情――蓮墨大教堂的玻璃沒有少一塊,沒有少一塊!所以那一篇故事叫做〈完美的愛,形成完美的人〉。 這個故事主要是告訴我們什麼呢?就是我們生命美好與否,實際上並不在於外在環境的美好與否,而在於說:你能不能有一顆美好的心?如果你的這一顆是美好的心的話,即使你碰到再大的困難,生命當中碰到再大的困難,你的生命會不會一樣有美好的結果?蓮墨大教堂,當它碎掉的時候,人們的心是不是也是跟著碎掉了?但是因為人們對於蓮墨大教堂的那一份深深的關愛的心,所以最後蓮墨大教堂的玻璃沒有缺一塊。
你不要停,你一直努力,怎麼可能世界不改變?怎麼可能你會不改變?你改變呢,跟你在一起的人怎麼可能不會被你影響呢?一定會被你影響。

實際上從很多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生命的美好與否,是不是跟我們「心」的塑造有關係?我們能不能珍惜眼前所擁有的這一切的美好呢?能不能去看到你周圍所擁有的,去珍惜周圍所擁有的這一切美好?關鍵在哪裡?就在你是否有一個「正確的看法」。若不懂得珍惜,即使有再多美好的東西在你面前出現,到最後這些美好的東西就全部都不見了!所以「透過觀功念恩,會發現我們忽略了很多很多美好的人和事,沒有把那些放在內心裡面去感恩他們。」 老師還希望我們要能夠把觀功念恩這種價值觀,變成一種習慣,所以在還沒有養成樂觀、積極、主動的習慣之前,要不要努力?你都要努力!這點很重要。 「你不要停,你一直努力,怎麼可能世界不改變?怎麼可能你會不改變?你改變呢,跟你在一起的人怎麼可能不會被你影響呢?一定會被你影響。」所以你如果說覺得周圍有很多悲觀的狀況,跟你有沒有關係?有!跟你是有關係的。第一個要改變的是誰?自己!你的見解跟看法改變了,周圍的環境相對也就改變了。所以老師說:「觀功念恩,有一天你會發自己很強大,經歷很多考驗,任何考驗面前,你都會朝著樂觀的方向改變你的習慣。」 像師父,師父就一直很樂觀,碰到困難都一直很樂觀。師父常說:「居士,是時大因緣。」什麼是「時大因緣」?就是說:居士活在這個時代裡面,你們福報很大、很殊勝。為什麼呢?因為古代本來就是十善業的社會,所以居士對整個社會而言,沒有什麼太大的貢獻~因為本來就是充滿善業的環境;但現在呢,普遍都是十黑業的社會,所以學佛的居士,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就可以很大:學佛的居士可以教別人「不要說謊」「不要騙人」「不要殺生」,所以學佛的居士在這個時代裡面就變得很重要!所以師父說,對於學佛的居士來講,在這個時代裡是很容易累積資糧的時候。師父對於現在這個時代的居士非常非常地稱讚~就是你們!這個思路很厲害喔!時大,時大因緣,佷殊勝的一個時間因緣,就是你們!你們活在這個時候。師父看每一件事情,師父都很樂觀,師父都不會有悲觀的情緒,這個是我們要學習的!
因為你很樂觀、你很積極、你充滿了希望,所以你周圍的人,相對的,他們生命也一定能夠充滿了希望,這點很重要。

你樂觀,你才有辦法勇往直前,所以像師父講《廣論》講了十幾年,沒有人聽,師父還是照講,師父跑了很多的道場,跑了很多的地方,師父講一講《廣論》,人家就說:「你不要在這邊講《廣論》,我們這裡不相應《廣論》。」師父就換一個地方,師父覺得:《廣論》這麼好,為什麼沒有人要?但他還是繼續講,後來講講講,講了十年以後,終於有一個地方願意讓師父講,就是以前的南普陀,終於願意讓師父講,後來《廣論》就講開來了。 你們有沒有這種耐心啊?這真的是耐心啊!一種堅定不退的耐心啊。很多人在碰到一點點困難、挫折的時候,他就唉唉叫,他就「哎呀!不行啊!」這個真的很可惜。如果你自己本身是一個很堅定的,對自己的信仰的方向真的很堅定地向前走的時候,你說你的周圍的環境會不會跟著而改變?也一定會因為你而改變!因為你很樂觀、你很積極、你充滿了希望,所以你周圍的人,相對的,他們生命也一定能夠充滿了希望,這點很重要。 所以觀功念恩會賦予我們在苦難面前,在大大小小的挫折打擊面前,有一種什麼?你說「淡定」也可以,你說「勇氣」也可以,還有什麼?強大的內心。當你看到你內心強大的力量的時候,這個力量界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到最後你不僅僅是改變了你自己的生命,靠近你的朋友啊、小孩啊、老人啊,然後甚至是小動物,小動物,都會因為你……,比如說你帶一隻狗,如果你整天說:「唉!真的好沒意思喔。」那隻狗在你旁邊啥感覺?牠就看著你啊,那隻狗就看著你,然後以後就會聽到狗也會這樣「唉!」狗是會嘆氣的,會長吐氣,會壓的吐不過氣來。如果你每天心裡很快樂的話,你說:「狗狗,怎麼?今天心情好不好啊?」然後你用非常快樂的心情看著牠說:「今天吃得好不好啊?要不要出去跟我跑一圈啊?」那個夠就會很高興啊、很高興。連狗狗都會被我們情緒影響,何況什麼?何況人呀!小貓、小狗都會被影響的,如果你整天不高興說著:「貓咪,你不要睜著……!」整天對那個貓那樣,那個貓就這樣,那個貓就不會一種很放鬆的感覺,對不對?久了之後,牠就會覺得「這世界很可怕,好像我不停地犯錯誤。」因為你傳遞牠一種非常恐懼的、很有壓力的一種貓的生活。 好,你們是哪一種人啊?你們是一直嘆氣的,還是很樂觀的? 這一些角度你們先弄清楚,弄清楚以後,「學習觀察自己。」 你平常情緒起來的狀況是什麼?你會持續多久?到底聽到哪一些話、哪一種狀況,你容易有情緒?你可以把它寫下來。觀察、觀察,你就會知道你是樂觀的人,還是悲觀的人,你就會比較清楚,然後再想辦法把悲觀的情緒降低,然後能夠讓自己多生起一些樂觀的想法。 「在你沒有養成積極樂觀的習慣之前,都不要停!」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積極樂觀,我們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更美好呢? 好,今天就上到這邊,謝謝大家。

調伏心續是一種習氣。它必須要常久的薰習,經年累月辛苦的努力。如果不認真的話,剛培養出來的小芽很快就枯萎了!

真如老師

善於運用你生命的五分鐘,這可能是你能夠學習經論的一個必要條件!能夠珍惜五分鐘來學習的人,這個人將成為偉大的人!

真如老師

觀功念恩是促進和合的寶劍,它會擊破非理作意。

真如老師

學習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你必須自發的學習!如果你有自動的學習、自發的學習這樣的一個習氣,一天無論多忙總會找到時間的。

真如老師

當我們反省自心的時候,就會發現寬恕。

真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