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現在沒有錢財可以布施,該怎麼做?
鄭夙娟
2020.03.16編輯
我其實從小就喜歡行俠仗義,幫助別人,看到別人脫離痛苦、破涕為笑,心就會暖暖的,覺得這個世界有救。
之前,我很幸運地在工作上有些成就,所以能夠比較容易地把自己擁有的資源用來幫助別人。台灣的天災人禍,我常是公司第一個捐出薪資及發動募資的人,也常常幫助家貧或是需要協助的年輕同事、學子,甚至路邊需要幫助的陌生人,都能讓我立即伸出援手。我總覺得錢財是身外之物,我再賺就有,但現在不幫他們,可能他們就沒有機會了。
直到,自己家中遭逢變故,我仍然是那個義無反顧,獨力挑起照顧重病父母的人,一肩擔下了所有的醫藥費,十幾年下來,散盡了積蓄、耗盡了體力與健康,也因而罹患重症、失去工作,突然之間我也變成了需要幫助的人。
我一直以為「布施」就是用有形的物資、錢財、體力去協助別人;能幫助別人是因為我「比你容易些」、「比你好一點」,所以我能夠對你伸出援手。但是,當我失去工作、散盡積蓄、罹患重症,我覺得我就不再有能力和資格去幫助別人了。
記得剛失去工作時,和以前的部屬和同事聚餐,餐後結帳時同事不經意的說:「我來買單就好,妳現在沒有工作、又生病 …..」,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可能也是一句簡短的體貼,卻深深刺痛我的心,從此我就成了廢人,不再樂善好施。
圓滿的布施是指我的內心,就算現在沒有東西可以送給別人,我照樣可以修,因為修的是心,只要處處使自己的捨心增長,就對了。
直到2014年我參加了企業營!
這五年多來,我學會了「祈求」與「發願」,從《廣論》、 師父及 老師的教誨中,清楚的了解:圓滿的布施是指我的內心,就算現在沒有東西可以送給別人,我照樣可以修,因為修的是心,只要處處使自己的捨心增長,就對了。我試著去做沒有人要做、不想做、不會做的,用自己的天賦幫助別人成為更好的人。
前天,我依慣例到榮總回診,等待看診時,看著一位慌張的婆婆朝著我走來,詢問我如何到達彷彿千里之外的放射線科,我清楚地描述了方向及位置,卻見婆婆匆忙道謝後依然衝錯了方向,我連忙跑過去攔住她,決定親自帶她到目的地,婆婆最後對我說:『小姐,妳人真的好好喔!我剛才問了很多人,大家都不太理我這個老太婆,妳還會注意到我走錯了。』
或許因為好心有好報,這次回診我的抽血結果都很正常,吃了多年的慢性藥還可以減掉一顆。
看完診,在捷運站看到另外一位婆婆,在問過了別人如何換車從石牌到新店的方法後,依然站在原地發楞;當下我直接過去確定她是要到新店,就自告奮勇地陪她換車到新店,然後自己再換車回到忠孝敦化站。雖然多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但是心中有股踏實的歡喜,覺得我只多花了一小時,就讓一個徬徨無助的老人安心,很值得!
在我的人生中,我一直不斷的扮演這種「指點迷津」的角色,在路上、捷運站、車站、別人的人生中,甚至是企業營中。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長得「特別」,還是一臉有答案的樣子,總是會遇到「找不到路」的人,而我每一次卻都恰好知道方向。
我現在知道,雖然以世俗的角度看,我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手上握有許多資源的人,但其實我比以前擁有更多。老天讓我經歷了生命的無常,卻仍讓我保有學習的機會,我現在更能深刻的了解需要被幫助的人的感受和真正的需要,我可以布施、行善的地方其實更多,而且沒有數量的極限。
在企業營會場,不管我站在哪裡,總是會有人來找我問問題;我明明負責總部課程規劃,但一坐到一號出口處的課程觀察員座位,瞬間就讓一號出口處變成「一號服務台」,許多人都會到一號服務台來問各種問題,不僅是學員、連輔導員、各組義工都會來問我問題,甚至冷氣太冷、不冷都會找我。還好我在總部企業課有受到完整的培訓,尚且能回應各種的問題或找出問題的負責人員協助。我想今年我得要先準備好學員的座位圖及了解各種我們提供的表單內容,甚至是我們提供的茶水成份及優點。
我很慶幸過去我有能力照顧好我的父母,始終陪伴著他們,從來沒有讓他們有過驚慌失措,需要求助於外人的時候。或許我因此而失去了一些本來屬於我的東西,但我很感恩,還好當時我是有能力照顧父母的,盡到為人子女的孝道。
過去,我曾經覺得比別人容易些、比別人好一點,所以我可以布施、行善。透過學習,我現在知道,雖然以世俗的角度看,我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手上握有許多資源的人,但其實我比以前擁有更多。老天讓我經歷了生命的無常,卻仍讓我保有學習的機會,我現在更能深刻的了解需要被幫助的人的感受和真正的需要,我可以布施、行善的地方其實更多,而且沒有數量的極限。
每一天修菩提心,時時讓自己的捨心增長,處處行善,是我現在每天的功課,或許只是幫別人說出完整的一句話、寫一篇講稿、設計一張報表、完成一份報告、為「福青」講一堂課,又或是陪伴著一群迷失方向的年輕人重新掌握人生的主控權。
無論今天我的身份、客觀環境如何改變,我布施與行善的初衷都不會改變。